常宁市废弃矿区变身千亩油茶基地,助力200户村民年均增收3万

衡阳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7-06 14:33:25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各地积极推进废弃矿区的复垦工作,旨在改善生态环境,促进乡村振兴。在湖南省常宁市,一处废弃矿区经过精心复垦,如今变成了千亩油茶基地,不仅美化了环境,更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。

常宁市位于湖南省中部,地处南岭山脉与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带,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。然而,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,一些废弃矿区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,常宁市积极探索废弃矿区的复垦模式,将废弃矿区变成了油茶基地。

据了解,这个千亩油茶基地位于常宁市某废弃矿区,经过近两年的努力,已经初具规模。基地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,实现了油茶的高产、优质。目前,基地已带动周边200户村民参与种植,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
“以前这里是个废弃矿区,山上都是石头,风吹雨打,什么也种不了。现在政府帮我们复垦,种上了油茶,我们的生活也跟着好起来了。”一位参与种植的村民激动地说。

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,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。常宁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,将废弃矿区复垦为油茶基地,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
据了解,油茶种植周期较长,一般需要5-8年才能进入盛产期。然而,在常宁市这个千亩油茶基地,通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,油茶树的盛产期得到了提前,预计3-4年即可进入盛产期。

“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,包括品种选育、土壤改良、病虫害防治等,确保油茶树健康成长。”基地负责人介绍道。

随着油茶基地的逐步成熟,预计每年可为200户村民带来3万元的收入。这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,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。

在常宁市废弃矿区复垦为油茶基地的过程中,政府、企业和村民共同努力,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为企业提供优惠条件;企业发挥技术优势,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;村民积极参与种植,共享发展成果。

废弃矿区复垦种油茶,不仅为常宁市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,实现了可持续发展。这一成功案例为我国其他地区废弃矿区的复垦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未来,常宁市将继续加大油茶产业发展力度,将更多废弃矿区复垦为油茶基地,让更多村民受益。同时,还将探索更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,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阳新闻网实时更新衡阳政务动态与民生热点,用深度报道与多媒体融合呈现雁城发展脉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