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阳粮食产量再创新高,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三甲

衡阳新闻网 阅读:63 2025-08-04 23:18:55 评论:0

近日,衡阳市传来喜讯,全市粮食总产量突破315万吨,创历史新高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不仅为衡阳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值得一提的是,衡阳市粮食产量增速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三甲,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佼佼者。

近年来,衡阳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通过科技创新、政策扶持、产业升级等多措并举,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据衡阳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,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80万亩,同比增长3%,粮食总产量突破315万吨,同比增长5.2%,创历史新高。

在衡阳市粮食生产中,稻谷、玉米、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。其中,稻谷产量达到240万吨,同比增长6%;玉米产量达到40万吨,同比增长4%;小麦产量达到35万吨,同比增长3%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衡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。

衡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三甲,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
一是政策扶持。衡阳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,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。

二是科技创新。衡阳市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,引进推广高产、优质、抗病、节水等新品种,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。

三是产业升级。衡阳市大力发展粮食产业,推进粮食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的融合发展,提高粮食附加值。

四是农民素质提升。衡阳市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、农民合作社建设等活动,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。

五是防灾减灾。衡阳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农业抗灾能力,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

面对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,衡阳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努力实现以下目标:

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确保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;

二是提高粮食质量,打造优质粮食品牌;

三是发展粮食产业,提高粮食综合效益;

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,推动农业现代化;

五是提高农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总之,衡阳市粮食产量突破315万吨,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三甲,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衡阳市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,锐意进取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阳新闻网实时更新衡阳政务动态与民生热点,用深度报道与多媒体融合呈现雁城发展脉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