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南县教育局携手湖南农大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共育新时代劳动人才

近日,衡南县教育局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签署合作协议,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。此举旨在深化劳动教育改革,推动劳动教育实践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为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、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。衡南县教育局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、深化教育改革、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。
据了解,该实践基地位于湖南农业大学校内,占地面积约100亩。基地将充分利用湖南农业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农业科技优势,结合衡南县的教育实际,共同开发24门劳动教育课程,涵盖农业科技、园林园艺、生态环保、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。
这24门课程分为基础课程、实践课程和拓展课程三个层次。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劳动安全、劳动法规、劳动技能等,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基本劳动技能。实践课程则侧重于农业科技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实际操作,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。拓展课程则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,提供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活动,如农业种植、手工艺制作等。
衡南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同时,基地还将成为衡南县劳动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要平台,为全县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持。
湖南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,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为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通过基地建设,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教育的合作,推动农业科技与教育资源的整合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。
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成,标志着衡南县劳动教育迈上了新台阶。未来,衡南县教育局将继续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,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,拓宽劳动教育实践渠道,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。
在新时代背景下,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衡南县教育局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不仅为衡南县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全国劳动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,衡南县的劳动教育事业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,为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