耒阳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,月增收2500元,手艺变现激活文化资源

衡阳新闻网 阅读:52 2025-09-15 11:33:30 评论:0
耒阳非遗工坊助力留守妇女,月增收2500元,手艺变现激活文化资源

近年来,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各地纷纷探索发展特色产业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。在湖南省耒阳市,一家非遗工坊的成立,不仅为留守妇女们提供了就业机会,还让她们通过传统手艺实现了月增收2500元,为当地文化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耒阳,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,孕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然而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许多传统技艺逐渐面临失传的危险。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,耒阳市政府积极推动非遗工坊的创建,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。

这家非遗工坊以当地特色手工艺——耒阳剪纸为主打产品,吸引了众多留守妇女前来学习。剪纸技艺传承人陈女士表示:“我们这里有很多留守妇女,她们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,收入来源有限。通过学习剪纸技艺,她们不仅可以照顾家庭,还能增加收入,改善生活。”

在非遗工坊,留守妇女们通过系统的培训,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。她们从简单的图案开始,逐渐学会了剪制复杂的图案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,她们的作品逐渐成熟,开始走向市场。

据工坊负责人介绍,目前工坊共有50余名留守妇女参与制作,每人每月平均增收2500元。这些收入不仅改善了她们的生活,还让她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。一位名叫李姐的留守妇女说:“以前在家里无所事事,现在有了这份工作,我感到很充实。而且,我们还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真是太好了!”

非遗工坊的成功,不仅让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增收,还激活了当地文化资源。剪纸作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,许多游客慕名而来,购买剪纸作为纪念品。这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
为了进一步推广剪纸技艺,非遗工坊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。他们曾赴北京、上海等地参加展览,展示了耒阳剪纸的独特魅力。这些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耒阳剪纸,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。

耒阳非遗工坊的成功经验,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借鉴。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,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,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,还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。

展望未来,耒阳非遗工坊将继续努力,让更多留守妇女掌握传统手艺,实现增收致富。同时,他们还将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,推动耒阳剪纸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让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阳新闻网实时更新衡阳政务动态与民生热点,用深度报道与多媒体融合呈现雁城发展脉搏